适用于1025t/h燃煤锅炉的浓淡旋流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陈智超
李争起
孙锐
吴少华
秦裕琨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 EI-DRB型燃烧器; 空气动力场; 温度场;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4.04.035
中图分类号
TK224 [炉内过程与锅内过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某厂采用 EI-DRB 型燃烧器的 1025t/h 锅炉稳燃能力差,不能燃用设计煤质的问题,进行了实验室冷态试验及锅炉冷、热态实验,证明 EI-DRB 型燃烧器没有回流区,不利于稳然。经改进得出了适于 1025t/h 锅炉的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结构。试验表明:浓淡燃烧器的回流区最大直径、长度与燃烧器最外层直径之比分别在 1.15、1.83 以上,扩展角大于 70.1°,可卷吸足够的高温烟气及时点燃煤粉;整个射流温度水平随着直流二次风率的增加而下降。得出了给粉机转速对两种燃烧器出口温度场的影响规律。采用浓淡燃烧器后,当电负荷降至 135MW 时,锅炉可以不投油稳定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内二次风旋流强度对PAX燃烧器出口流场的影响 [J].
石伟 ;
周志军 ;
周俊虎 ;
赵翔 ;
曹欣玉 ;
岑可法 .
动力工程, 2003, (01) :2168-2172
[2]   径向分层旋流燃烧器燃烧可视化研究 [J].
何磊 ;
范卫东 ;
章明川 ;
吴江 .
热能动力工程, 2002, (04) :359-362+374
[3]   多功能旋流燃烧器的工业性试验研究 [J].
金燕 ;
郑洽余 ;
徐秀清 ;
杨瑞昌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2, (04) :526-528
[4]   新型低NOx浓淡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研究 [J].
魏铜生 ;
蒋宏利 ;
惠世恩 ;
徐通模 .
动力工程, 2000, (01) :539-542
[5]   可控煤粉浓淡旋流燃烧器着火稳燃的简化模型及其在旋流回流区中的应用 [J].
刘建忠 ;
姚强 ;
曹欣玉 ;
岑可法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10) :33-37
[6]   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区域气固两相流场的PDA实验研究 [J].
李志强 ;
李荣先 ;
崔龙铉 ;
周力行 ;
李文健 ;
陈泽荣 ;
张恩仲 .
电站系统工程, 1999, (03) :46-51
[7]   径向浓缩旋流煤粉燃烧器分级燃烧特性及防结渣、防高温腐蚀性能研究 [J].
马春元,孙绍增,孙锐,李争起,吴少华,秦裕琨 .
电站系统工程, 1996, (01) :29-31+52+63
[8]  
Influence of division cone angles between the fuel-rich and the fuel-lean ducts on gas–particle flow and combustion near swirl burners[J] . L.Z. Qi,W. ZhiXin,S. Rui,S. ShaoZeng,C. LiZhe,W. ShaoHua,Q. YuKun.Energy . 200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