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江苏省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与病害消长因素分析
被引:3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裕中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志凤
史建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史建荣
陈怀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陈怀谷
邵伯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邵伯坤
机构
: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宜兴市闸口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来源
:
植物保护学报
|
1994年
/ 02期
关键词
:
小麦纹枯病;
发病规律;
影响因素;
D O I
:
10.13802/j.cnki.zwbhxb.1994.02.004
中图分类号
:
S435.12 [麦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田间发生规律大体有冬前发生期、越冬稳定期、返青上升期、拔节盛发期和抽穗后枯白穗显症期五个阶段。小麦越冬前和早春拔节期有2个发病高峰,小麦根围土中病原菌群体数量消长也出现相应的2个高峰,病菌数量高峰较小麦发病高峰约提前20—25天。秋冬降雨量的多少是影响冬前病害发生的主导因子,影响春季病害发生程度的重要气象因素是温度。相关性测定表明,温度与病害发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因地制宜适期精量播种、平衡施肥和冬前防除麦田杂草等栽培技术,均能有效地控制和减轻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为害。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