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S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及对策研究:协同创新的视角

被引:6
作者
刘建华
邱珂
机构
[1]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培养机制; 协同创新; 复杂适应系统; 多主体建模仿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目前我国大力倡导的协同创新是一种新兴的创新合作方式,以此为平台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强的探索价值。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创新主体通过激活创新要素、共享创新资源与优化资源配置来获得创新成果效用的最大化,其本质就是损益与共的企业与学研机构之间的互利合作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合作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共同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环境,并能够保持连续有效的培养效果,是一种超越传统产学研合作的更加优越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动因机制、目标机制等六个方面构建协同创新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利用Netlogo仿真平台,通过多主体建模仿真证明了该机制的正确性;最后从利益协同、人才聚集、信任分派、知识共享和建立国际化的协同创新平台五个方面提出提升协同创新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Pavitt,K. SPRU Electronic Working paper Series . 2003
[2]  
Firm Formation And Regional Spillovers - Evidence From Germany[J] . Dietmar Harhoff. &nbsp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 1999 (1-2)
[3]  
Simulation study on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ve innovation based on multi-agent method. YANG DONGSHENG,ZHANG YONGAN. 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 2008
[4]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A review of major issues. GEISLER E,RUBENSTEIN A H. . 1989
[5]  
隐秩序[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美]约翰·H.霍兰(JohnH.Holland)著, 2000
[6]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方美琪,张树人编著, 2005
[7]   知识管理的维度与策略 [J].
王润良 ;
郭秀敏 ;
郑晓齐 .
中国软科学, 2001, (06) :43-47
[8]   复合三链螺旋创新系统模型研究 [J].
任锦鸾 ;
陆剑南 .
科学学研究, 2003, (05) :546-551
[9]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J].
刘建华 .
中州学刊, 2008, (02) :60-62
[10]   硅谷与中关村人才聚集效应及环境比较研究 [J].
牛冲槐 ;
江海洋 .
管理学报, 2008, (03) :396-400+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