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32
作者
黄磊
李鹏程
刘白薇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地下水; 健康风险; 长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人口密度大和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的地区,为了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安全,笔者在采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区地下水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非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以氟为最大,其次是铅、汞,其他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均小于1.0×10-9a-1;而该地区地下水的化学致癌物引起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要比非致癌物所致的健康危害风险度高3~4个数量级,说明化学致癌物是地下水饮用水源需优先防治的污染物,必须在人们饮用之前将其去除,从而降低风险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M].尹国勋;李振山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实例研究 [J].
谌宏伟 ;
陈鸿汉 ;
刘菲 ;
何江涛 ;
沈照理 ;
孙静 .
地学前缘, 2006, (01) :230-235
[3]   地下水有机污染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初探 [J].
韩冰 ;
何江涛 ;
陈鸿汉 ;
谌宏伟 ;
史敬华 .
地学前缘, 2006, (01) :224-229
[4]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J].
汪珊 ;
孙继朝 ;
李政红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5, (06) :30-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