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技术适应性分析

被引:16
作者
付加胜 [1 ]
李根生 [1 ]
史怀忠 [1 ]
牛继磊 [2 ]
常德玉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水力脉冲; 空化射流; 机械钻速; 适应性分析; 钻井技术;
D O I
10.13639/j.odpt.2012.05.004
中图分类号
TE21 [钻井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2001 ;
摘要
为了推广应用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技术,在介绍该技术提高机械钻速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统计总结的方法对该技术的现场试验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包括适用的钻具组合、地层、井径、钻头以及钻进参数等。结果表明: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可与常规钻具、井下动力钻具、欠平衡钻具以及Power V钻具等多重钻具组合配合钻进;适用于新生代至古生代地层,包括软、中硬、硬地层,最大试验井深达6 162 m;可在216~406 mm不同井眼配合不同型号PDC和牙轮钻头应用;适用的钻井参数范围较大,对钻井参数没有特别要求;一般工作寿命在230 h以上。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技术对现有的钻井装备、工艺参数等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平均机械钻速提高10.1%104.4%,为深井钻井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钻井新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力脉冲空化射流欠平衡钻井提高钻速技术 [J].
史怀忠 ;
李根生 ;
王学杰 ;
沈忠厚 ;
牛继磊 ;
黄中伟 ;
廖华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1) :111-115
[2]   超深井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试验研究 [J].
张志云 ;
李根生 ;
史怀忠 ;
康延军 ;
迟军 ;
谢又新 .
石油钻探技术, 2009, 37 (04) :11-14
[3]   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配合Power V防斜打快技术 [J].
史怀忠 ;
李根生 ;
沈忠厚 ;
牛继磊 .
石油钻探技术, 2009, 37 (01) :14-17
[4]   利用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复合钻井技术提高钻速 [J].
王学杰 ;
李根生 ;
康延军 ;
史怀忠 ;
黄中伟 ;
谢又新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117-120
[5]   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机理与试验 [J].
李根生 ;
史怀忠 ;
沈忠厚 ;
黄中伟 ;
廖华林 ;
牛继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2) :239-243
[6]   负压脉冲钻井技术理论及方法 [J].
王智锋 .
石油钻采工艺, 2005, (06) :13-15+101
[7]   现代钻井技术发展趋势 [J].
沈忠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89-91
[8]   高压水射流理论及其在石油工程中应用研究进展 [J].
李根生 ;
沈忠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96-99
[9]   自振空化射流研究与应用进展 [J].
李根生 ;
沈忠厚 ;
周长山 ;
张德斌 ;
廖华林 .
中国工程科学, 2005, (01) :27-32
[10]   自振空化射流提高钻井速度的可行性研究 [J].
李根生 ;
沈忠厚 ;
李在胜 ;
易灿 .
石油钻探技术, 2004, (0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