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土的力学性质与水分含量的关系

被引:5
作者
趙诚斋
吕秉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含水量; 张度; 机具; 内摩擦力; 含水率; 稻田土壤; 耕作土壤; 水稻土; 塑性下限; 机械性质; 物理性能; 力学性质; 水分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稻茬和麦茬两种土壤状况,研究了抗机械强度、变形性质和内压力三者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稻茬田土壤抗机械强度随含水量变化的曲线的坡度很大,麦茬田则较小。前者因强烈收缩使分子引力很快发展之故。粘质土壤的内摩擦力,在含水量大时接近于零,抗剪强度只决定于内聚力,质地变轻内摩擦力微有呈现。含水量降低各种土壤内摩擦力增加快,并受土壤剪断面的粗糙度和团聚体强度所影响。土壤含水量降低到塑性下部,土壤脆性开始形成,但仍有一定的塑性和粘滞性,土壤质地变轻及垒结疏松时,土壤的脆性能够在更高的含水量范围内产生。土壤塑性体与固体的转变是渐次过渡的,所以二者的分界应是一个较大的湿度范围。稻茬田土壤含水量降低内压力增加很快,特别是粘质水稻土。所以我们认为水稻土耕作时湿度不宜过低,克服水稻土的塑性和粘滞性是耕作上的首要任务。为此,犁要能使土壤形成较小的初剪面土块,耕速要大,在播种期前先耕翻,并于播种时复耕。同时为发挥机具的曳引力,其行走部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宜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