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利用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王玉叶
王月福
王岳光
刘鹏起
刘在军
机构
[1] 莱阳农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冬小麦;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34.5 [杂种优势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对冬小麦28个杂交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的杂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依次为单株粒重>主穗粒重>千粒重>主穗粒数>抽穗期>主穗结实小穗数>主穗长>株高。亲子之间在主穗长、株高、抽穗期、千粒重、主穗结实小穗数、主穗粒重等性状上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和主穗粒数亲子之间相关不显著。单株粒重与主穗粒重及其它性状间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以8740/淄农021、80-36/鲁麦8号,庆丰1号/86(187)-3三个组合综合性状表现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杂交小麦研究概况与进展 [J].
黄铁城 ;
张爱民 ;
孙其信 .
作物杂志, 1990, (02) :5-7
[2]   T型细胞质小麦杂种优势及主要性状亲子关系的研究 [J].
魏正平 ;
翟玉洁 ;
刘树人 ;
洪霞 ;
金振江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84, (05) :6-12
[3]   T型细胞质的杂交小麦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初步研究 [J].
李希陵 ;
任荫汉 ;
张乃生 ;
李根龙 .
遗传, 1982, (01) :21-24
[4]   小麦数量遗传研究中同亲回归分析的应用 [J].
郭平仲 ;
赵文彬 ;
张金栋 ;
康克强 ;
王保才 ;
蔡民华 .
遗传学报, 1978, (04) :293-300
[5]   冬小麦亲本选配的研究——Ⅰ 杂种第一代优势和配合力的分析 [J].
庄巧生 ;
王恒立 ;
曾启明 ;
李英婵 ;
李登春 .
作物学报, 1963, (02) :11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