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大气对冻雨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4
作者
赵德龙 [1 ]
金莲姬 [1 ]
覃军 [2 ]
付丹红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污染气溶胶; 冻雨; 过冷云机制;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1.04.001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P426.63 [固态晶状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了揭示污染大气(气溶胶浓度增加)对于冰冻灾害天气尤其冻雨的影响,利用可分辨云模式(WRF)对2008年1月18—21日中国南方地区一次冰冻灾害天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气溶胶对此次冰冻天气的区域降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冻雨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尤其表现在对较强冻雨过程的抑制作用。微物理过程分析表明,贵阳地区冻雨形成机制表现为过冷云机制(暖云机制),污染气溶胶使云内云水含量浓度增加,使得冰相粒子撞冻过冷水这一过程进行的更加充分,引起过冷却雨水含量减小,进而导致地面以固态降水为主,抑制了冻雨的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490 / 4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2008年初冰雪灾害和华南准静止锋 [J].
陶祖钰 ;
郑永光 ;
张小玲 .
气象学报, 2008, (05) :850-854
[2]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持续性原因分析 [J].
杨贵名 ;
孔期 ;
毛冬艳 ;
张芳华 ;
康志明 ;
宗志平 .
气象学报, 2008, (05) :836-849
[3]   中国南方2008年1月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J].
丁一汇 ;
王遵娅 ;
宋亚芳 ;
张锦 .
气象学报, 2008, (05) :808-825
[4]   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大气层结和地面特征的数值模拟 [J].
孙建华 ;
赵思雄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510-519
[5]   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天气的环流场与多尺度特征 [J].
赵思雄 ;
孙建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351-367
[6]   2008年1月我国南方严重冰雪灾害过程分析 [J].
陶诗言 ;
卫捷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337-350
[7]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天气动力学成因的初步分析 [J].
王东海 ;
柳崇健 ;
刘英 ;
魏凤英 ;
赵南 ;
姜智娜 ;
李英 ;
陈菊英 ;
王亚非 ;
施晓晖 ;
徐祥德 .
气象学报, 2008, (03) :405-422
[8]   贵阳降雪和凝冻天气的大气层结特征 [J].
何玉龙 ;
黄建菲 ;
吉廷艳 .
贵州气象, 2007, (04) :12-13
[9]   南岳雨凇分析 [J].
朱明辉 ;
王琪 ;
刘甜甜 ;
廖春花 ;
禹伟 ;
邓晓春 .
气象科技 , 2006, (04) :436-440
[10]   天津机场地区冻雨天气分析 [J].
吕胜辉 ;
王积国 ;
邱菊 .
气象科技, 2004, (06) :45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