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对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雷天柱
张更新
邱军利
夏燕青
南青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单质硫; 碳同位素分馏; 甲烷; 热模拟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通过热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单质硫在有机质生成甲烷过程中对其碳同位素分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中温条件下,对于产自假干酪根和全岩的甲烷来说,单质硫的存在,总体上使其碳同位素值变轻,但在不同温度段对不同母质的影响程度不同。单质硫的存在会导致普遍出现假干酪根甲烷碳同位素值轻于全岩甲烷碳同位素值;单质硫的存在可使全岩系列甲烷碳同位素值随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加反而变轻。研究还显示,单质硫主要是作为反应物参予反应从而影响甲烷碳同位素分馏。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6+181 +1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硫芴和氧芴成因模拟 [J].
夏燕青 ;
王春江 ;
孟仟祥 ;
杜丽 ;
王红勇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15) :1661-1663
[2]   未熟-低熟阶段有机质的“两极分化”作用——低温低压加水热模拟实验 [J].
王培荣 ;
陈奇 ;
何文祥 ;
朱俊章 .
科学通报, 1999, (02) :208-211
[3]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is in the generation of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Mango Frank D.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1992
[4]  
Effects of elemental sulfur duringprogrammed pyrolysis of kerogen. Sassen Roger,Chinn E W.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89
[5]  
The hydrogen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meth-ane from natural gases of various origin. Schoell M.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1980
[6]   联苯系列化合物与苯并萘噻吩系列化合物的形成机制 [J].
夏燕青 ;
王春江 ;
孟仟祥 ;
王红勇 ;
杜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3) :257-262
[7]   碳同位素组成异常的天然气成因探讨——以辽河坳陷东部凹陷为例 [J].
孟卫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6) :585-589
[8]   威远气田成藏期及气源 [J].
戴金星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5) :473-480
[9]   川东北及川东区天然气成因类型探讨 [J].
刘光祥 ;
陶静源 ;
潘文蕾 ;
吕俊祥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6) :512-516
[10]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成因与分布 [J].
张晓宝 ;
马立元 ;
孟自芳 ;
段毅 ;
周世新 ;
胡勇 ;
彭德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7) :598-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