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

被引:37
作者
姜常义,吴文奎,张学仁,崔尚森
机构
[1] 西安地质学院科研处
关键词
构造岩浆阶段;构造环境;岩浆活动;化学系列;
D O I
10.19814/j.jese.1996.02.004
中图分类号
P547 [历史大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阿吾拉勒地区海西中晚期侵入岩十分发育,岩体众多,岩石类型丰富。该区的构造岩浆活动明显地表现为三个阶段。早中石炭世阶段的岩浆活动受控于B型俯冲作用,形成于大陆型岛弧的内侧。而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阶段的岩浆活动均为板内拉张作用的产物,形成于裂谷化的初期阶段。形成于不同构造体制和构造环境的侵人岩,其岩石学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在岩石的碱度、K2O和TiO2含量等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西天山北部石炭纪火山岩特征与沟弧盆体系 [J].
姜常义 ;
吴文奎 ;
谢广成 ;
李伍平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3, (03) :224-231
[2]   阿吾拉勒山西段二叠纪火山岩组合与构造环境分析 [J].
姜常义 ;
吴文奎 ;
谢广成 ;
李伍平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992, (04) :1-8
[3]   天山地质构造及演化史 [J].
张良臣 ;
吴乃元 .
新疆地质, 1985, (03) :1-14
[4]   新疆天山地质构造几个问题的探讨 [J].
陈哲夫 ;
梁云海 .
新疆地质, 1985, (0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