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物技术在植物源农药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4
作者
董建新
曹阳
张兴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关键词
植物源; 次生代谢物质; 植物次生代谢物; 发状根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农药生产; 生物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5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90403 ;
摘要
<正> 植物源农药主要在于对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的利用。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超过400,000种(Swain,1997),其中大多数化学物质如萜烯类、生物碱、类黄酮、甾体、酸类、特异性的氨基酸和多糖等均具有杀虫或抗菌活性。近20年来,国内外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于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39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植物生物技术在中草药资源开发及鉴别中的应用 [J].
齐迎春 .
时珍国医国药, 2001, (01) :95-96
[2]   现代生物技术与21世纪林业可持续发展 [J].
施季森 ;
王晓燕 .
林业科技开发, 2001, (01) :3-6
[3]   发根农杆菌Ri质粒及其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J].
张辉 ;
于荣敏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0, (04) :306-308
[4]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药用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J].
陈敏 ;
王和勇 ;
廖志华 ;
孙敏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0, (03) :98-102
[5]   植物源杀虫物质的作用特点 [J].
马志卿 ;
张兴 .
植物保护, 2000, (02) :37-39
[6]   印楝愈伤组织的化学成分 [J].
林立东 ;
戚树源 ;
胡厚才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0, (01) :15-17
[7]   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及紫杉醇的产生 [J].
孙珺 ;
胡正海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55-59
[8]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综述) [J].
操海群 ;
岳永德 ;
花日茂 ;
汤锋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42-46
[9]   抗虫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J].
谢先芝 .
生物工程进展, 1999, (06) :47-52
[10]   生物工程对农药工业的挑战 [J].
姚建仁 ;
邵向东 ;
郑永权 .
科技导报, 1999, (07)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