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0~14岁儿童伤害发生原因分析

被引:10
作者
贾尚春
谢建嵘
谢文琴
机构
[1]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流行病学方法; 患病率; 儿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79 [儿童、少年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4 ;
摘要
目的了解安徽省0~14岁儿童伤害发生原因及其分布特征,为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期间首次就诊于安徽省10个市(县)33家监测点医院的0~14儿童伤害病人为研究对象,由接诊医护人员询问调查对象,填写统一的调查表。结果共调查0~14岁儿童伤害病例6 103人,男女性别比值为2.21。伤害原因以跌落(41.86%)、刺伤(18.78%)、交通事故(16.24%)和钝器击打(11.65%)为主。男性跌落、钝器击打和溺水等伤害构成高于女性,女性交通事故、烧烫伤和中毒的构成则大于男性;城市除刺伤和中毒外,其他伤害原因构成均高于农村;交通事故(96.9%)多发生在公路/街道,跌落(50.7%和31.5%)和钝器击打(42.5%和34.5%)多发生于家里和学校。溺水、窒息/上吊和中毒等引起伤害程度较重。影响伤害程度的因素为伤害原因、性质和伤害发生时的地点。结论儿童伤害以发生跌落和交通事故为主。开展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已迫在眉捷。
引用
收藏
页码:671 / 67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湖北部分地区2000~2001年0~14岁儿童伤害特征研究 [J].
熊忠贵 ;
刘筱娴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3, (01) :17-19
[2]   急诊就医的0~14岁儿童伤害特点调查 [J].
黄革 ;
李丽萍 ;
崔华中 ;
方伟强 ;
罗家逸 ;
郭文丽 .
疾病控制杂志, 2002, (03) :264-265
[3]   儿童伤害的因素及其干预控制 [J].
刘筱娴 ;
司达敏 ;
施东华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0, (04) :59-61
[4]   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J].
王声湧 .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8, (03) :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