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肽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24
作者
韩济生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受体蛋白; 膜蛋白; 神经元; 神经组织; 递质共存; 放免测定; 胆囊收缩素; nAChR; mRNA; 离子通道; 第二信使; 阿片受体激动剂; 免疫活性; 工具药; 生理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说起神经递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A)、γ-氨基丁酸(GABA),这些胺类和氨基酸类物质,它们都是分子量在100~200左右的小分子化合物,一般称为“经典递质”。近年来,在神经系统中发现了不少具有生物活性的肽类物质,也参与神经信息的传递,被称为神经肽。这些肽大多是由5~1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在500~5000之间。最早发现的神经肽是 P 物质(SP),这是 Von Euler 和Gaddum 50余年前从牛肠中分离出来的;其后,发现它也存在于脑,是典型的“脑肠肽”。但神经肽问题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开始于70年代中期,当时英国的 Hughes 和 Kosterlitz 发现了脑啡肽(ENK);接着人们又发现了内啡肽(EP)和强啡肽(DYN),从而掀起了一个研究阿片肽的高潮。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蛋白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鼠脊髓内甲啡肽、强啡肽A-(1—13)和吗啡在镇痛中的相互加强作用 [J].
黄龙 ;
任民峰 ;
吕俊华 ;
韩济生 .
生理学报, 1987, (05) :454-461
[2]   大鼠中枢甲硫脑啡肽和亮脑啡肽含量与电针镇痛的关系 [J].
谢翠微 ;
张万琴 ;
洪息君 ;
韩济生 .
生理学报, 1984, (02) :192-197
[3]   家兔电针镇痛与吗啡镇痛的交叉耐受 [J].
周仲福 ;
宣雨霆 ;
乌文英 ;
韩济生 .
生理学报, 1982, (02) :185-190
[4]  
Pathway-specific patterns of the co-existence of substance P,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holecystokinin and dynorphin in neurons of the dorsal root ganglia of the guinea-pig[J] . I. L. Gibbins,J. B. Furness,M. Costa.Cell and Tissue Research . 1987 (2)
[5]  
Tempel A,Zukin R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