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烃源岩定量评价的几点意见附视频

被引:10
作者
周杰
李娜
机构
[1]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北京昌平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3] 北京昌平
[4] 北京昌平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有效烃源岩; 有效排烃厚度; 有机质丰度; 残留烃; 轻烃恢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烃源岩定量研究是成因法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 ,在烃源岩定量评价技术与方法日臻完善的背景下 ,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1对烃源岩的定义仍存在一定分歧 ,应明确区分烃源岩与有效烃源岩的差别 ;2确定有效烃源岩规模时 ,不应以烃源岩成熟范围代表有效烃源岩的展布 ,有效烃源岩的厚度统计标准也应因烃源岩非均质性的发现和有效排烃厚度的否定而需重新审视 ;3烃源岩中实测残留烃由于取样、搁置等原因损失很大 ,但对其进行轻烃校正至今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目前所用方法不够成熟 .另外 ,利用氯仿“A”或热解参数 S1 模拟烃源岩残留烃变化规律及能力同样也需慎重 .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合理解决将直接影响到资源评价结果的可靠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23 +23-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烃源岩的非均质性研究——以东营凹陷牛38井为例 [J].
朱光有 ;
金强 .
石油学报, 2002, (05) :34-39+5
[2]   有机岩石学在油气勘探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J].
李贤庆 ;
熊波 ;
马安来 ;
王飞宇 ;
钟宁宁 ;
王铁冠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1) :15-19+6
[3]   有效烃源岩的重要性及其研究 [J].
金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1) :1-5
[4]   超压盆地中泥岩的流体压裂与幕式排烃作用 [J].
解习农 ;
刘晓峰 ;
胡祥云 ;
秦成岗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04) :60-64
[5]   流体间歇压裂运移──石油初次运移的重要方式之一 [J].
王新洲 ;
周迪贤 ;
王学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1) :20-26+124
[6]   生油岩定量评价中的轻烃问题 [J].
盛志纬 ;
葛修丽 .
石油实验地质, 1986, (02) :139-152
[7]  
成油体系分析与模拟[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费琪主编, 2001
[8]  
煤系源岩排烃门限理论研究与应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庞雄奇等著, 2001
[9]  
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模型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捷等编著, 1999
[10]  
石油资源地质评价导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武守诚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