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与石炭系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15
作者
:
王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王毅
纪友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纪友亮
熊继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熊继辉
田海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田海芹
机构
:
[1]
石油大学
来源
:
沉积学报
|
1998年
/ 02期
关键词
:
层序,体系域,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石炭纪,海平面,构造作用;
D O I
:
10.14027/j.cnki.cjxb.1998.02.014
中图分类号
:
P535.245,P534.44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石炭纪为远离陆棚边缘的陆棚内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陆表海沉积环境,在层序地层分布模式上与Vail等根据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提出的层序地层分布模式有所不同。共将上泥盆统—石炭系划分出五个层序,十四个体系域。其中,第I层序是在快速的海平面上升和陆源碎屑物质快速补偿条件下形成的;第Ⅱ层序代表陆源物质补给由快变慢的条件下形成的;第Ⅲ层序代表海面由慢速上升至快速下降过程中且陆源物质补给相对稳定条件下形成的;第Ⅳ层序代表海平面快速上升与陆源物质补给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第Ⅴ层序是在快速海平面上升及陆源物质供给补偿不足的条件下形成的。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石炭纪的沉积史是在相对海平面呈阶段性上升的海侵过程中发生的,可将这一时期的海平面变化划分为五个二级周期旋回。其中构造作用对第I、I、V周期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4+76+75+77 / 81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