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竞业限制经济补偿争鸣引发的思考——兼与叶静漪教授商榷

被引:19
作者
董保华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竞业限制经济补偿; 同时履行抗辩权; 后履行抗辩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劳动合同立法前,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持认可的态度,其中的主要分歧在于对竞业限制协议履行过程中抗辩权的不同理解。由于《劳动法》未对抗辩权进行规定,各地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来进行制度设计,如上海、深圳就对此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制度设计;劳动合同立法中,两种矛盾的逻辑曾混乱地结合在一起,学者的注意重心转向道德谴责;劳动合同立法后,由于《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与经济补偿的关系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从而使这一问题有了进一步解释的空间。事实上当我们背离基本的法理逻辑时,劳动者未必真的能受到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条款法外解读 [J].
张心全 .
中国劳动, 2007, (11) :25-26
[2]   劳动合同立法争论中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J].
王全兴 .
法学, 2006, (09) :19-28
[3]   竞业禁止的若干问题 [J].
李永明 .
法学研究, 2002, (05) :84-97
[4]  
十大热点事件透视劳动合同法[M]. 法律出版社 , 董保华, 2007
[5]  
劳动法[M]. 法律出版社 , 王全兴著, 2004
[6]  
浙江省技术秘密保护条例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