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恐情报的证据转化

被引:12
作者
倪春乐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反恐情报; 证据转化; 中国反恐; 特别律师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5 [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反恐怖、缉毒活动];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9·11"之后,各国在反恐侦查中普遍采用情报主导的模式,但反恐情报在发挥侦查效用的同时,却在诉讼证明中遇到了程序障碍。情报的秘密性与程序的公开性之间的矛盾困扰反恐诉讼实践。加拿大的"侦查听证"和"开示法官"制度、法国的侦查法官模式、英国的秘密听证和特别律师制度等都力图解决反恐情报的证据转化问题,但也存在程序的单向性、秘密性、封闭性,证据效力缺乏合理限制等问题。中国的反恐实践也同样面临情报的证据转化问题,未来应当借鉴英国的特别律师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确保被告人基本辩护权利的前提下发挥情报的证据效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英国反恐怖预警机制研究 [J].
王存奎 ;
李健和 ;
梅建明 ;
马振超 ;
翟金鹏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4 (06) :39-45
[2]   后“9·11”时代德国反恐法律制度之改革 [J].
戚建刚 .
欧洲研究, 2007, (04) :135-148+161
[3]   反恐与个人权利保护——以“9·11”后美国反恐法案和措施为例 [J].
刘作翔 .
法学, 2004, (03) :35-39
[4]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反恐怖政策与措施[M]. 时事出版社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编], 2002
[5]   Keeping control of terrorists without losing control of constitutionalism [J].
Walker, Clive .
STANFORD LAW REVIEW, 2007, 59 (05) :1395-1463
[6]  
Terrorism Act 2000 .2 .
[7]  
HCDeb .2 . 2006
[8]  
The rise and spread of the special advocate .2 John Ip. UKPL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