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旱地和灌溉地小麦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动态与比较
被引:2
作者:
张满效
何军贤
黄久常
机构:
[1] 兰州大学植物生理研究室
来源:
关键词:
内源多胺,小麦,水分亏缺胁迫;
D O I:
10.16468/j.cnki.issn1004-0366.1998.01.001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分亏缺胁迫导致小麦叶片内源多胺累积。灌溉地和旱地的小麦叶片早上7∶00的内源多胺含量和叶片含水量均随发育期逐渐下降。但在中午13∶00,小麦抽穗期,腐胺和亚精胺开始升高,到灌浆期,3种多胺(腐胺、亚精胺、精胺)同时出现大量增多。但亚精胺和精胺含量的变化与早上和晚上19∶00不同,水地多与旱地。抽穗期、灌浆期的叶片晚上变化趋势与中午相同,3种多胺的含量增加更多,但这时亚精胺、精胺含量旱地高于水地。到乳熟期,3种多胺各自下降到较低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籽粒灌浆期小麦叶片内源多胺含量增加具有增强种籽发育的作用,在受旱条件下,还可能具有促进种子早熟的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