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对实验性肠梗阻肠道G-菌及血内毒素影响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崔东
徐英夫
杨春明
蒋寒青
卢行安
康白
机构
[1] 大连医学院附属二院外科
[2] 大连医学院微生态学教研室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 双歧杆菌; 肠杆菌; 肠道菌群紊乱; 内毒素血症;
D O I
10.13381/j.cnki.cjm.1992.03.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实验采用大白鼠的急性、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模型,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梗阻未治疗组、新霉素治疗组、甲哨唑治疗组、双歧杆菌治疗组。分别将各制刑直接肠道给药。24h后,对梗阻近端回肠末段的肠杆菌、双歧杆菌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并同时测定各组门静脉血内毒素值。结果表明,新霉素及甲哨唑治疗组双歧杆菌明显减少(P<0.01);门静脉血内毒素明显升高(P<0.01),达到未治疗组的水平(P<0.05)。新霉素治疗组肠杆菌明显减少(P<0.01),甲哨唑治疗组肠杆菌明显增加(P<0.01),达到未治疗组的水平(P>0.05)。未治疗组肠杆菌及门静脉血内毒素明显增加(P<0.01),双歧杆菌无明显减少。双歧杆菌治疗组双歧杆菌明显增加(P<0.01),肠杆菌保持在正常水平(P>0.05),门静脉血内毒素明显低于未治疗组和各抗生素治疗组(P<0.01)。本实验说明,急性肠梗阻时,肠道内肠杆菌数量及门静脉血内毒素可明显升高;外源性双歧杆菌在肠道内能抑制肠杆菌,降低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新霉素及甲哨唑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促使血内毒素过度升高。因此,利用双歧杆菌制剂作为急性肠梗阻治疗申的辅助用药,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HUMAN ENTERIC POPULATION ECOLOGY AND DEGRADATION OF GUT MUCINS [J].
HOSKINS, LC .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1981, 26 (09) :769-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