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对大豆根边缘细胞释放与活性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邢承华 [1 ]
蔡妙珍 [2 ]
刘鹏 [2 ]
徐根娣 [2 ]
蔡慧姝 [3 ]
章月琴 [2 ]
机构
[1]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2]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3] 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豆; 边缘细胞; Al3+毒害; 释放; 细胞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两个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耐铝性大豆浙春2号和铝敏感性大豆华春18)的边缘细胞为材料,比较研究了Al3+对根尖原位边缘细胞释放以及对离体边缘细胞的毒害作用。结果显示,0、100、200μmol/L Al3+处理后,浙春2号和华春18的根尖边缘细胞在水中均易分散,华春18的边缘细胞在300μmol/L的Al3+处理时已聚集成团不易分散,而浙春2号的边缘细胞在400μmol/L Al3+处理时才不易分散。Al3+对离体边缘细胞有明显的毒害作用,100μmol/L Al3+处理1~6h就表现出细胞死亡症状,毒害作用最大时出现在6h之后,其中Al3+对华春18的毒害作用略高于浙春2号。系列浓度Al3+(0、100、200、300、400μmoL/L Al3+)处理,100μmol/L Al3+处理的离体边缘细胞存活率已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至400μmol/L Al3+处理时,浙春2号和华春18的相对存活率分别只有对照的45.9%和39.0%。说明外界Al3+浓度升高不仅影响边缘细胞的释放,而且显著降低离体边缘细胞的存活率,毒害作用最大时出现在6h之后。大豆品种间细胞对Al3+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随时间变化,差异最大时在6h。
引用
收藏
页码:597 / 6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Al3+对荞麦离体根边缘细胞的作用 [J].
蔡妙珍 ;
刘鹏 ;
徐根娣 ;
刘海华 .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295-298
[2]   铝毒对水稻边缘细胞的影响 [J].
戚伟刚 ;
刘鹏 ;
徐根娣 ;
蔡妙珍 .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03) :22-24
[3]   铝对豌豆根边缘细胞存活率和粘胶层厚度的影响 [J].
冯英明 ;
喻敏 ;
温海祥 ;
张英慧 ;
萧洪东 ;
王惠珍 ;
何丽烂 ;
梁火娣 .
生态环境, 2005, (05) :695-699
[4]   大豆耐铝毒基因型筛选及筛选指标的研究 [J].
应小芳 ;
刘鹏 ;
徐根娣 ;
吕群丹 ;
朱申龙 ;
不详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5, (01) :46-51
[5]   根缘细胞的发生和生物学作用 [J].
禹艳红 ;
宾金华 .
植物学通报, 2002, (06) :756-762
[6]  
Transformed roots of Artemisia annua exhibit an unusual pattern of border cell release[J] . Pamela J. Weathers,Yoo Jeong Kim.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Plant . 2001 (4)
[7]  
FUNCTION OF ROOT BORDER CELLS IN PLANT HEALTH: Pioneers1in the Rhizosphere[J] . M. C. Hawes,L. A. Brigham,F. Wen,H. H. Woo,Y. Zhu.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