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土壤—作物系统氮素特征与管理

被引:7
作者
王改兰
段建南
李旭霖
贾宁凤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莱阳农学院农学系
[3] 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作物系统; 土壤氮素; 施肥; 长期定位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4 [土壤-植物系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对黄土丘陵区的晋西北河曲县砖窑沟试验区土壤氮素资源与分布,土壤氮素变化和农田氮素平衡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该区氮素管理策略和施肥方案。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0.4 g/kg,土壤碱解氮为16.76 mg/kg,氮素水平低,供氮能力差。土壤氮素含量呈现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态势。经过连续13年的施肥处理,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0—20cm土层全氮含量显著提高了12.0%1~05.6%,20—40cm土层全氮含量变化没有显著差异;各施肥处理0—20cm土壤碱解氮均呈上升趋势,增加了32%2~99%,土壤有效氮的增加与连续施入有机肥的量有关。施肥处理的糜子农田的土壤氮素均呈现出盈余状况,马铃薯田则基本保持平衡。因此,在轮作周期中应根据前茬作物的需氮特性和收成情况确定当季作物的氮肥施用量。糜子和马铃薯的施肥应以氮肥和有机肥为主,氮磷比例分别为1∶0.50.7和1∶0.7左右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578 / 5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土丘陵区栗褐土定位连续施肥效应 [J].
李旭,段建南 .
水土保持通报, 1996, (04) :41-45
[2]   黄土高原砖窑沟试验区土壤资源与改良利用途径 [J].
段建南,王改兰,李拴怀,张进峰 .
自然资源学报, 1994, (03) :253-259
[3]   糜子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J].
段建南 ;
王改兰 ;
李拴怀 ;
张进峰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S1) :78-83
[4]   NITRATE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AN USTOCHREPT SOIL-PROFILE IN A LONG-TERM FERTILIZER EXPERIMENT [J].
BENBI, DK ;
BISWAS, CR ;
KALKAT, JS .
FERTILIZER RESEARCH, 1991, 28 (02) :173-177
[5]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M].李庆逵等主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  
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M].鲁如坤等著;.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7]  
黄土高原整治研究.[M].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编;张维邦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8]  
黄土高原区域治理与评价.[M].杨文治;余存祖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