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被引:17
作者
林范学
程水明
潘迎捷
机构
[1] 山东济宁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
[2]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食用菌遗传育种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育种; 相关矩阵; 载荷矩阵; 主因子;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2004.04.009
中图分类号
S646.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22个香菇菌株16个数量性状可分为弱相关的5个主因子,其方差积累贡献率为85.71%。按照主因子所包含的性状及其所反映的生物学含义,可把5个主因子命名并按方差贡献大小顺序排列为:F5,菇形因子;F1,菌柄因子;F3,营养生长因子;F2,生殖生长因子;F4,转色因子。从主因子出发进行香菇育种,可以加大目标性状的针对性和提高选择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02 / 5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代料香菇的转色与出菇 [J].
颜振兰 .
中国食用菌, 2003, (01) :42-43
[2]   应用SPSS软件包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因子分析 [J].
吴静 ;
其木格 ;
于洪文 .
内蒙古统计, 2000, (05) :36-39
[3]   影响小麦产量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因子分析 [J].
周竹青 ;
朱旭彤 ;
王维金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7-9
[4]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玉米品种资源分类上的应用 [J].
吴高岭 ;
徐尚忠 .
生物数学学报, 1998, (03) :382-387
[5]   利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香菇种质资源评价 [J].
王镭 ;
张婤 ;
潘迎捷 ;
潘利鹏 .
食用菌学报, 1997, (03) :13-21
[6]   香菇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 [J].
林芳灿 .
食用菌学报, 1995, (02) :9-12
[7]   香菇两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测定 [J].
潘迎捷 ;
伯海英 ;
沈宗英 .
食用菌, 1993, (04) :6-7
[8]   香菇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率及相关性研究 [J].
林芳灿 ;
高国琪 ;
张晓昱 ;
闵家顺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1) :27-30
[9]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 [J].
赵经荣 ;
陈宛妹 ;
李增禄 ;
李星华 .
大豆科学, 1991, (01)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