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作用及PCR-DGGE技术的应用

被引:11
作者
朱砺之
黄娟
傅大放
李稹
沈恬宇
机构
[1]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物; 微生物; PCR-DGGE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71012 ; 0713 ;
摘要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可通过植物、微生物、基质三者的协同作用实现污染物的去除。而微生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污染物去除的积极分解者,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其数量、丰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等均直接影响污水净化效果。本文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在微生物种群结构、污染物降解机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针对PCR-DGGE新型分子技术在湿地微生物领域的应用成果进行了探讨,以为湿地生态系统的微生物作用及新型分子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白洋淀湖滨湿地岸边带氨氧化古菌与氨氧化细菌的分布特性 [J].
叶磊 ;
祝贵兵 ;
王雨 ;
冯晓娟 ;
王为东 ;
王衫允 ;
尹澄清 .
生态学报, 2011, 31 (08) :2209-2215
[2]  
处理重金属废水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变化[J]. 靳振江,刘杰,肖瑜,李金城,田海涛,吴蕾.环境科学. 2011(04)
[3]   蚯蚓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微生物量及脲酶活性的影响 [J].
王国芳 ;
吴磊 ;
徐雪玲 ;
金秋 ;
李先宁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 (05) :1013-1018
[4]   河流湿地氮循环修复过程中的新型功能微生物 [J].
范改娜 ;
祝贵兵 ;
王雨 ;
王衫允 ;
王朝旭 ;
尹澄清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8) :1558-1563
[5]   分子技术在湿地微生物群落解析中的应用 [J].
梁威 ;
吴苏青 ;
吴振斌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4) :974-978
[6]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梯田式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 [J].
朱建林 ;
詹鹏 ;
吕文洲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 (02) :46-50
[7]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CR-DGGE分析 [J].
黄德锋 ;
李田 ;
陆斌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6) :137-141
[8]   芦苇人工湿地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CR-SSCP技术研究 [J].
谢冰 ;
董亮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02) :205-211
[9]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芦苇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J].
林静 ;
谢冰 ;
徐亚同 .
水处理技术, 2007, (02) :38-41
[10]   植物光合特性及其对湿地DO分布、净化效果的影响 [J].
黄娟 ;
王世和 ;
雒维国 ;
鄢璐 ;
钟秋爽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11) :1828-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