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灰色模型的对比与分析

被引:8
作者
同小军
张洪林
机构
[1] 武汉工业学院数理科学系
[2] 武汉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159 [模糊数学];
学科分类号
070104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一种新型灰色Gom pertz模型 [J].
同小军 ;
宋中民 ;
周龙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12) :111-115
[2]   基于级差格式的灰色Logistic模型 [J].
同小军 ;
陈绵云 .
控制与决策, 2002, (05) :554-558
[3]   GM(1,1)的一种逐步优化直接建模方法 [J].
王义闹 ;
刘光珍 ;
刘开第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 (09) :99-104+144
[4]   灰色系统建模方法的理论困难及其克服 [J].
王铮 ;
和莹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0, (05) :17-20+9
[5]   镗床控制系统的灰色动态 [J].
陈绵云 .
华中工学院学报, 1982, (06) :7-11
[6]  
灰理论基础.[M].邓聚龙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7]  
灰色预测与决策.[M].邓聚龙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