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芽孢杆菌A16R株eag基因缺失突变株构建

被引:4
作者
高美琴 [1 ,2 ]
刘先凯 [3 ]
冯尔玲 [3 ]
唐恒明 [3 ]
朱力 [3 ]
陈福生 [1 ]
王恒樑 [3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2]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炭疽芽孢杆菌A16R株; 同源重组; 缺失突变体; 双向电泳;
D O I
10.13343/j.cnki.wsxb.2009.01.005
中图分类号
Q93 [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目的】构建炭疽芽孢杆菌A16R株eag基因缺失突变株,为研究eag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方法】本研究以我国人用炭疽杆菌活疫苗A16R株中eag基因为目的缺失基因,根据炭疽芽孢杆菌Ames株基因组序列,利用软件设计了扩增上下游同源臂以及抗性基因引物,构建了重组质粒,将该重组质粒电击转入炭疽杆菌A16R感受态细胞中,利用同源重组原理筛选到炭疽杆菌A16R株eag基因缺失突变株。在分子水平及蛋白质组学方面对基因缺失突变株进行验证。【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经同源重组后获得eag基因缺失突变株。PCR鉴定表明目的基因已经丢失;SDS PAGE表明野生株与突变株在93 kDa处有差异蛋白条带,经质谱鉴定分析该条带为目的基因所表达的EA1蛋白;双向电泳结果显示突变株与野生株比较明显缺失3个蛋白点,经质谱分析后确定这3个点都是EA1蛋白。【结论】成功获得炭疽芽孢杆菌A16R株eag基因缺失突变株,为深入研究eag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炭疽芽孢杆菌重要基因功能的研究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A plasmid-encoded regulator couples the synthesis of toxins and surface structures in Bacillus anthracis [J].
Mignot, T ;
Mock, M ;
Fouet, A .
MOLECULAR MICROBIOLOGY, 2003, 47 (04) :917-927
[2]  
Demonstration of a capsule plasmid in Bacillus anthracis. Green BD,Battisti L,Koehler TM, et al. Infection and Immunity . 1985
[3]  
Fatal inhalational anthrax in a 94-year-old Connecticut woman. Barakat LA, Quentzel HL, Jernigan JA, et al.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