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煤层气盆地双层次类型划分

被引:9
作者
宋立军
赵靖舟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关键词
煤层气盆地; 盆地分类; 中国大陆区;
D O I
10.13199/j.cst.2009.10.106.songlj.019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查明煤层气盆地类型是确切了解煤层气盆地成藏条件优劣和科学进行煤层气战略开发的关键。从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控制因素出发,采用盆地原型及其迭加改造分析方法,研究了聚煤盆地的时空演化及后期改造特征,结果表明:煤层气盆地内煤层气富集成藏受盆地聚煤期及后期改造类型的控制;煤层气盆地有克拉通内盆地、克拉通边缘或中间陆块盆地、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前陆盆地5种聚煤盆地类型,有断褶热力改造型、断褶改造型、断褶埋藏改造型、断褶埋藏热力改造型、断褶剥蚀改造型、断块改造型、断块埋藏改造型、断块热力改造型、断块埋藏热力改造型等9种改造类型。根据"聚煤盆地原型+改造类型"的煤层气盆地双层次分类方案,将我国64个煤层气盆地划分为23种煤层气盆地组合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煤层气盆地改造作用及其类型分析 [J].
宋立军 ;
赵靖舟 .
地质学报, 2009, 83 (06) :868-874
[2]   中国大陆区煤层气盆地分类方案 [J].
宋立军 .
煤, 2009, 18 (03) :1-5
[3]   中国大陆区煤层气盆地划分原则与方案探讨 [J].
赵靖舟 ;
宋立军 ;
时保宏 .
地质学报, 2008, (10) :1402-1407
[4]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果与认识 [J].
赵庆波 ;
田文广 .
天然气工业, 2008, (03) :16-18+134
[5]   沉积盆地动力学与盆地成藏(矿)系统 [J].
刘池洋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8, (01) :1-23
[6]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进展与趋势 [J].
秦勇 ;
程爱国 .
中国煤田地质, 2007, (01) :26-29+32
[7]   淮南煤田煤层气藏划分及形成机制 [J].
张新民 ;
李建武 ;
韩保山 ;
董敏涛 .
科学通报, 2005, (S1) :6-13
[8]   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成藏条件分析 [J].
崔思华 ;
彭秀丽 ;
鲜保安 ;
姜红军 .
天然气工业, 2004, (05) :14-16+144
[9]   中国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 [J].
王红岩 ;
张建博 ;
李景明 ;
刘洪林 .
天然气工业, 2004, (05) :11-13+144
[10]   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 [J].
高波 ;
马玉贞 ;
陶明信 ;
马根喜 .
沉积学报, 2003, (02) :34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