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近地层大气观测研究II.湍流场特征

被引:5
作者
刘宇
胡非
邹捍
陆龙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北极; 近地层大气; 湍流场; 观测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 [探测技术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国科学探险协会2002年北极科学探险考察”期间在北极朗伊尔宾地区获得的大气风温微气象脉动资料,讨论了该地区近地层湍流能谱、湍流方差、感热通量、动量通量、温度结构参数以及动量整体输送系数等的分布规律,给出了这一极端环境区夏季近地层微气象场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北极地区极昼期间陆地下垫面地-气之间能量交换,丰富了人们对该地区近地层湍流输送过程的深入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近地层大气观测研究 I.平均场特征 [J].
刘宇 ;
胡非 ;
邹捍 ;
陆龙骅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1) :92-100
[2]   北极地区楚克奇海域一次强逆温过程的分析 [J].
周立波 ;
刘宇 ;
邹捍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2) :188-195
[3]   青藏高原草甸下垫面湍流强度相似性关系分析 [J].
马耀明 ;
马伟强 ;
胡泽勇 ;
李茂善 ;
王介民 ;
石川裕彦 ;
塚本修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5) :514-517
[4]   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 [J].
李家伦 ;
洪钟祥 ;
孙菽芬 .
大气科学, 2000, (03) :301-312
[5]   青藏高原改则地区近地层湍流特征 [J].
刘辉志 ;
洪钟祥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3) :289-300
[6]   北冰洋海冰/气候系统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J].
康建成 ;
颜其德 ;
孙波 ;
温家洪 ;
汪大立 ;
孙俊英 ;
孟广林 ;
Kumiko Goto-Azuma .
极地研究, 1999, (04) :301-310
[7]   复杂地形近地面温度谱 [J].
曾宗泳 ;
袁仁民 ;
谭锟 ;
马成胜 ;
肖黎明 ;
翁宁泉 ;
刘小勤 ;
吴晓庆 .
量子电子学报, 1998, (02) :134-139
[8]   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湍流输送特征的研究 [J].
祁永强 ;
王介民 ;
贾立 ;
刘巍 ;
马耀明 ;
任燕霞 .
高原气象, 1996, (02) :43-48
[9]   山谷城市的近地层大气湍流谱特征 [J].
王介民 .
大气科学, 1992, (01) :11-17
[10]   论近地面层湍流通量观测的一些问题 [J].
胡隐樵 .
高原气象 , 1990, (01) :7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