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干扰下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植被种类组成及演替模式

被引:47
作者
韩大勇 [1 ]
杨永兴 [1 ]
杨杨 [2 ]
李珂 [1 ]
机构
[1]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放牧; 物种丰富度; 群落演替; 生活型; 若尔盖高原沼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若尔盖高原退化沼泽植被为研究对象,应用多重比较、双因素方差分析、物种累积曲线、PCA排序、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放牧压力、放牧季节下物种丰富度、多度、生活型组成、群落演替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季节物种丰富度格局不尽相同,其中6、9、10月在各牧压梯度间无显著差异,7、8月均以极重度和极度阶段(中生草甸)的最高,原生沼泽的最低。在物种累积速率上,沿牧压梯度以极重度和极度阶段的最高,沿放牧季节以7、8月最高;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物种丰富度与放牧季节无显著关系,但与放牧压力关系显著。放牧压力和放牧季节共解释了物种多度总方差的47.6%,其中放牧压力解释了50.1%,放牧季节以及二者方差交集均为负值;沿牧压梯度,沼泽植被逆向演替模式倾向于沼泽→草甸,沼泽化草甸阶段不明显,但是演替方向未发生变化,建群种替代规律为:乌拉草→木里苔草→栗褐苔草,生活型组成中直立型植物比例较少,莲座型和匍匐型植物增加。总之,放牧季节对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牧压梯度格局,降低了物种累积速率。放牧压力改变了群落物种丰富度、生活型组成和演替模式,但放牧可能仅为沼泽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和演替的驱动力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946 / 59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β-diversity Patterns of Plant Community in Fragmented Habitat in a Degenerated Meadow in Songnen Plain,China[J]. HAN Dayong,LI Haiyan,YANG Yunfei(Key Laboratory for Vegetation Ec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Institute of Grassland Scienc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9(04)
[2]   大规模排水前后若尔盖高原湿地景观格局特征变化 [J].
白军红 ;
欧阳华 ;
王庆改 ;
高海峰 ;
丁秋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S1) (S1) :64-68
[3]   川西北亚高山草甸放牧退化演替研究 [J].
干友民 ;
李志丹 ;
王钦 ;
泽柏 ;
罗光荣 ;
任永宽 ;
陈愉 .
草地学报, 2005, (S1) :48-52
[4]   若尔盖高原湿地不同生境下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J].
田应兵 .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5, (02) :1-5+103
[5]   若尔盖高原湿地不同生境下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J].
田应兵 .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5, (01) :1-6
[6]   若尔盖草原沙化成因及治理对策研讨 [J].
周国军 ;
李华 .
四川草原, 2003, (01) :35-36
[7]   从魁北克2000-世纪湿地大事件活动看21世纪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J].
杨永兴 .
地理科学, 2002, (02) :150-155
[8]   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进展与展望 [J].
杨永兴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2) :111-120
[9]   人类活动干扰对若尔盖高原沼泽土、泥炭土资源影响的研究 [J].
杨永兴 ;
王世岩 .
资源科学, 2001, (02) :37-41
[10]   若尔盖高原湿地草场退化成因分析及其保护利用 [J].
何池全 ;
赵魁义 ;
赵志春 .
中国草地, 2000, (06)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