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格局与地形关系研究——以固原上黄试区为例

被引:7
作者
方炫 [1 ,2 ]
李壁成 [1 ]
白小梅 [1 ,2 ]
陈其春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系
关键词
植被格局; 地形; 分布指数; 上黄试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0705 ; 070501 ;
摘要
以黄土高原上黄试区小流域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环境梯度分析方法,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地形位4个地形因子,将植被景观分布图与各地形因子梯度图叠合,采用无量纲分布指数定量分析植被景观在各地形因子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植被格局与地形之间的关系,为上黄试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生态管理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上黄试区植被格局与地形之间关系密切,海拔对植被格局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51;地形位和坡度次之,相关系数为-0.18和-0.13;坡向的作用最小,相关系数为-0.02。(2)植被景观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格局呈现一定规律性,灌丛类主要在高海拔(1 678~1 822 m)、中等坡度(8°25°)区间分布;天然草地主要在中等偏低海拔(1 582~1 678 m)、中等偏陡(15°35°)区间分布;人工草地主要在中等偏高海拔(1 630~1 774 m)、陡坡(>25°)区间分布;耕地和果园则主要在低海拔(<1 630 m)、平缓坡(0~8°)区间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100 +10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胶东山区县域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J]. 斯钧浪,齐伟,曲衍波,李乐. 应用生态学报. 2009(03)
[2]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M]. 科学出版社 , 吴钦孝,杨文治主编, 1998
[3]   地形对亚热带山地景观尺度植被格局影响的梯度分析 [J].
沈泽昊 ;
张新时 ;
金义兴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4) :430-435
[4]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组分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 [J].
喻红 ;
曾辉 ;
江子瀛 .
地理科学, 2001, (01) :64-69
[5]   岷江上游植被格局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J].
李崇巍 ;
刘丽娟 ;
孙鹏森 ;
葛剑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04-409
[6]   基于GIS的植被空间格局特征与地形因子的相关关系——以陕西省耀县为例 [J].
焦超卫 ;
赵牡丹 ;
汤国安 ;
刘学军 ;
李晓印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6) :19-23
[7]   云南金沙江流域典型区域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的初步研究 [J].
孟广涛 ;
方向京 ;
李宁云 ;
罗洁 ;
施海静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6) :78-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