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坡期锰矿层中黄铁矿异常高的δ34S值的意义

被引:21
作者
储雪蕾
李任伟
张同钢
张启锐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硫同位素; “雪球”事件; 大塘坡期锰矿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我国南方末元古代间冰期的锰矿层 (大塘坡期 )出现了普遍超过 +4 0‰的异常高δ3 4 S值的沉积黄铁矿 ,这是全球性的“雪球”事件的响应。全球海洋从“冰室”到“温室”的剧烈环境变化不仅诱发“早寒武世生物大爆发” ,也是产生海洋硫和碳同位素巨大漂移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20 / 32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震旦纪地层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时-空变化特征及扬子地块与晚元古超大陆关系的论证 [J].
李任伟,张淑坤,雷加锦,沈延安,陈锦石,储雪蕾 .
地质科学, 1996, (03) :2-10
[2]   湖南花垣民乐震旦系锰矿床同位素地质研究 [J].
唐世瑜 .
沉积学报, 1990, (04) :77-84
[3]  
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和成矿背景[M]. 海洋出版社 , 叶连俊等著, 1998
[4]  
贵州锰矿地质[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刘巽锋等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