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RAPD分析1个抗条锈病的小麦-黑麦易位系

被引:18
作者
毛龙
胡含
朱立煌
薛秀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2]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室
关键词
RAPD; 条锈病; 黑麦; 小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RAPD)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为基础的一项新方法.它通过短引物(通常含9—10碱基)和模板间在较低的退火温度下配对,引发在基因组若干位点的DNA扩增,获得产物.RAPD技术快速,易行,只需少量的DNA,因而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条锈病是我国北方麦区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尤其是近年随着新的生理小种条中28,29的出现,使得原来抗条锈的洛夫林10,13号等1B/1R代换系或易位系的抗性逐渐丧失,因而急需新的抗条锈病品种.本文报道利用RAPD方法对1个新的抗条锈病的小麦-黑麦易位系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讨论了RAPD技术的某些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088 / 209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用染色体工程法培育小麦新品种 [J].
薛秀庄 ;
许喜堂 ;
王祥正 .
遗传学报, 1992, (04) :316-321+387
[2]  
The use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markers in wheat[J] . K. M. Devos,M. D. Gale.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2 (5)
[3]  
Location of β-amylase sequences in wheat and its relatives[J] . P. J. Sharp,M. Kreis,P. R. Shewry,M. D. Gale.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