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叶片卷曲度杂交水稻的光合特性比较

被引:45
作者
朱德峰
林贤青
曹卫星
机构
[1] 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
[2] 江苏南京中国水稻研究所农艺系
[3] 浙江杭州
[4]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艺系!浙江杭州
[5] 江苏南京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 叶片卷曲度; 光合作用; 叶片角度; 叶片挺直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叶片卷曲度不同的 6个代表性杂交水稻组合在开花期和花后 2 0天上部 3张叶片的卷曲度和剑叶叶片近轴面 (上表面 )、远轴面 (下表面 )光合强度、叶片角度、挺直度、群体消光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剑叶卷曲度高的组合叶片卷曲度达 4 4 %~ 4 7% ,中等的组合为 15%~ 16% ,低的组合为 10 %~ 11%。高叶片卷曲度组合的剑叶上表面 ,由于受自身叶片遮光的影响而使光合强度低于下表面 ,下表面与上表面光合强度比为 1.19~ 1.32 ,中等叶片卷曲度组合为 0 .90~ 1.0 2 ,低叶片卷曲度组合为 0 .82~ 0 .85。与叶片卷曲度低的组合相比 ,叶片卷曲度高和中等的组合具有较小的叶片角度、较高的叶片挺直度和较低的消光系数。就上部叶片合理的卷曲度及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29 / 3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提高水稻品种产量潜力的农艺学和生理学观点 [J].
朱德峰 ;
严学强 .
西南农业学报, 1998, (S3) :142-148
[2]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7, (06) :4-9
[3]   关于水稻卷叶性状在育种中利用的几点看法 [J].
沈福成 .
贵州农业科学, 1983, (05) :6-8
[4]   水稻卷叶性状遗传初探 [J].
沈福成 .
贵州农业科学, 1983, (03) :9-12
[5]  
稻作新理论[M]. 科学出版社 , 凌启鸿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