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源地热带气旋生成和登陆频数的气候变异

被引:7
作者
白莉娜
王元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海源地; 热带气旋生成频数; 登陆频数; 气候变异; 海表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首先利用1949-2004年的中国气象局(CMA)台风年鉴资料,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和科罗拉多大学环境科学合作研究所(NOAA-CIRES)的海表温度资料,分析了南海(10°25°N,113°128°E)各类强度热带气旋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事实上,南海热带气旋(TC)生成频数中,热带低压和热带风暴频数占TC总数的77%,台风只占23%,因此南海海域是低强度TC发生的重要源地,同时也是西太平洋地区TC生成的重要海域之一(占19.5%).研究进一步发现:南海TSTY(热带风暴和台风)生成频数气候变异的最主要特征体现在其年代际变化十分明显,分别在1967年和1982年出现突变,即在1949-1966年和1982-2004年处于明显的活跃期;而在1967-1981年间处于不活跃期.南海海表温度和TSTY频数的相关分析表明,尽管海表温度的季节变化对南海TSTY生成频数的季节分布有显著影响,但TSTY生成频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不是由于南海海表温度的变化引起的.事实上,对南海TC生成频数使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发现,南海TC频数存在14年和23年的长周期和2~7年的短周期,而2~7年的短周期与ENSO现象有一定的联系.另外从台风灾害研究的角度,南海登陆TC频数与南海生成TC频数呈正相关;并且,在1970-2000年间总的TC和TSTY中的热带风暴的登陆频数总体上是增加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57 / 7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夏季北半球环状模态及其周期分析 [J].
邓伟涛 ;
孙照渤 ;
倪东鸿 ;
谭桂容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4) :539-545
[2]   福建泉州地区降水量长期变化和未来趋势分析 [J].
纪玲玲 ;
林振山 ;
王昌雨 ;
强学民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4) :399-403
[3]   上层海洋热力异常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气候特征的影响 [J].
储惠芸 ;
王元 ;
伍荣生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581-588
[4]   前言 台风研究中的一些科学问题 [J].
伍荣生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567-571
[5]   南海灾害性土台风统计分析 [J].
吴迪生 ;
赵雪 ;
冯伟忠 ;
马毅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3) :309-314
[6]   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统计特征 [J].
李英 ;
陈联寿 ;
张胜军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1) :14-23
[7]   我国热带气旋登陆时间日变化特征分析 [J].
梁建茵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S1) :160-165
[8]   广东热带气旋年际变化的小波分析 [J].
刘春霞 .
热带气象学报, 2001, (04) :381-390
[9]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和中国沿海登陆台风暴雨及大风的气候特征 [J].
乐群 ;
董谢琼 ;
马开玉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6) :741-749
[10]   台风活动的气候突变 [J].
陈兴芳 ;
晁淑懿 .
热带气象学报, 1997, (02)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