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环洱海地区喜洲、双廊为例

被引:11
作者
杨荣彬 [1 ]
车震宇 [2 ]
李汝恒 [1 ]
机构
[1] 大理大学工程学院
[2]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居民; 发展模式; 环洱海地区; 喜洲; 双廊;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5.0107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具有长足影响。社区居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对当地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社区居民视角,以环洱海地区喜洲和双廊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研,对环洱海地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分析,探讨适合当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环洱海地区呈现两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基层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和社区居民主导模式。基层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即自上而下型,政府主导、居民参与、旅游企业支持,以政府规划为主、发展当地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主导模式即自下而上型,居民主导、政府扶持、旅游企业支持。社区居民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者和保护者,发挥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自发地保护与利用资源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真正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50 / 10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