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灌溉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51
作者:

房全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陈雨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于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欧阳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灌溉;
冬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 [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设计不同的灌溉处理,从叶片水平、群体水平和产量水平3个层次系统分析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aterUseEfficiency,WUE)的变化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叶片水平WUE或蒸腾效率(TranspirationEfficiency,TE)是群体蒸散效率基础;气孔运动机制及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对环境变化响应的差异是叶片水平WUE的生理基础;而产量水平WUE是群体蒸散效率与收获指数共同决定的。随耗水量的增加,叶片光合速率、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都呈二次曲线增长趋势,结果使叶片水平WUE和群体WUE呈线性降低,而产量水平WUE呈二次曲线趋势先增加后降低。冬小麦不同层次水分利用效率高低及其随作物耗水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调亏灌溉对冬小麦生理机制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4) : 66 - 69孟兆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贾大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刘安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庞鸿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王和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陈金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2] 我国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成效与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3) : 5 - 9许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普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梅旭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康绍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钱蕴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3] 有限供水条件下旱地春小麦水分的高效利用(英文)[J].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5) : 84 - 91邓西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山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稻永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4] 中国灌溉农田粮食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4) : 41 - 44段爱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水利部、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张寄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水利部、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5] 作物调亏灌溉的适宜时间与调亏程度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3) : 24 - 2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康绍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柴红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胡笑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内涵及研究进展[J]. 水科学进展, 2000, (01) : 99 - 10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昌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
- [7] 夏玉米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6) : 148 - 15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改善旱区作物水分利用的生理调控机制[J]. 水利学报, 1999, (10) : 33 - 3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林分蒸散耗水量测定方法述评[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3) : 88 - 94魏天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朱金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大型蒸渗仪与小型棵间蒸发器结合测定冬小麦蒸散的研究[J]. 水利学报, 1998, (10) : 3 - 5刘昌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