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衰落”还是“未衰落”? 孝道在当代社会的自适应变迁
被引:24
作者:
钟涨宝
[1
]
李飞
[2
]
冯华超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2] 华中农业大学
来源: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传统孝道;
新孝道;
自适应变迁;
孝道衰落;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7.11.012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农村养老危机和城市啃老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学界关于"孝道是否衰落"的争论。事实上,孝道作为一种文化与规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与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的。当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挑战了传统的家长制,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促使财富的积累与分配方式发生变化,社会分工日益发达与精细化促进了人口流动、职业分化与社会组织的发展,可见孝道产生与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已经发生变迁,孝道在当代社会也进行了自适应变迁,具体表现为孝道的主体趋于多元化、孝道的客体局限为家庭、孝道的方式趋于理性化和多元化、孝道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但核心内容没有变。它不仅有助于消解当前社会的养老问题,还有助于新型家庭代际关系的构建。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其"衰落"或"未衰落",而是应从"自适应变迁"的视角来理解当代社会的孝道。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7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