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主义与利他行为:三个年龄群体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21
作者
Jhony Choon Yeong Ng [1 ]
郑佳 [1 ]
贾良定 [2 ]
谭清美 [1 ,3 ,4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研究所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利他主义; 利他行为; 助人行为; 扎根理论;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8.0106
中图分类号
C91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已有文献出现了冠以利他行为之名的助人行为研究以及假定利他主义和利他行为的可替换性的混乱局面。鉴于此,采用经典扎根理论的方法,针对高中生、大学生、职场人士这三个年龄群体,在中国的情境下,重新探讨利他主义的本质以及利他主义和利他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受访者都具有一定高水平的利他主义,但意外的是,利他主义似乎不影响利他行为的产生。受访者在决定是否助人时,主要考虑的是自己是否有能力助人,以及他们的核心利益是否会被触犯。西方文献所主张的个体助人行为主要受其同情心及行为前成本效益分析影响的观点并未得到支持。本研究不仅颠覆了许多西方学者的观点,而且增添了中国情境的理论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组织忠诚的社会基础:劳动关系“嵌入性”及其作用条件 [J].
朱妍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2) :76-102+243
[2]   中国管理研究道路选择:康庄大道,羊肠小道,还是求真之道?——基于2009~2014年中文管理学期刊的实证研究与反思 [J].
曹祖毅 ;
谭力文 ;
贾慧英 ;
伊真真 ;
赵瑞 .
管理世界, 2017, (03) :159-169
[3]   员工利他主义对团队凝聚力的影响研究 [J].
赵宜萱 ;
白晓明 ;
赵曙明 .
管理学报, 2014, 11 (11) :1631-1638
[4]   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研究建议 [J].
张玉利 ;
杨俊 ;
戴燕丽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 34 (01) :1-9+56
[5]  
Effects of altruism and burnout on driving behavior of bus drivers[J] . Xia Shi,Liang Zhang.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 2017
[6]  
The effect of social capital and altruism on seniors’ revisit intention to social network sites for tourism-related purposes[J] . Myung Ja Kim,Choong-Ki Lee,Mark Bonn.Tourism Management . 2016
[7]  
Chinese Context and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o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search: A Three‐decade Review[J] . LiangdingJia,ShuyangYou,YunzhouDu.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 2012 (1)
[8]  
Gender, Values, and Occupational Interests Among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J] . Erica S.Weisgram,Rebecca S.Bigler,Lynn S.Liben.Child Development . 2010 (3)
[9]  
Altruism and Helping: The Evolution of a Field: The 2008 Cooley-Mead Presentation1[J] . Piliavin,Jane Allyn.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 2009 (3)
[10]  
Editor’s Introduction – Autonomy of Inquiry: Shaping the Future of Emerging Scientific Communities[J] . Anne S. Tsui.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