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几个与产量和抗旱性有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被引:19
作者
加耶
吴子恺
机构
[1] 广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南宁
关键词
玉米; 抗旱性; ASI; 遗传参数;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1998.01.002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试验利用来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GIMMYT)的UAEM黄双抗旱群体为材料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 ,利用NCI设计 (NorthCarolinaDesignI)对其群体的 14个与产量和抗旱性有关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散粉至抽丝间隔 (ASI)、散粉期、抽丝期、穗位高、叶数、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的加性遗传方差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 ,广义遗传力 (h2B)的变异范围在 4 5 98%~ 98 72 %之间。  其余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虽然不显著 ,但它们的区组×母本的互作方差都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表明这些性状受环境的制约较大。另外可以看到 ,一些在育种中经常采用的、具较高遗传力的性状 ,如株高、穗长等的加性遗传方差都未达显著水平 ,表明本群体在水分胁迫环境条件下 ,不能仅依赖这些性状来作为选育指标 ,尤其对选育抗旱品种更是如此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玉米轮回选择群体的ASI增益 [J].
吴子恺 ;
AntonioGomez ;
AlejandroH.Piccone .
作物学报, 1996, (04) :458-464
[2]   玉米自交系株型和产量性状选育进展及其利用潜势初报 [J].
张彪 ;
兰发盛 ;
滕耀聪 ;
陈宛秋 .
玉米科学, 1993, (02) :12-15
[3]   玉米籽粒发育性状的遗传及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J].
秦泰辰 ;
李增禄 .
作物学报, 1991, (03) :185-191
[4]   作物的抗旱性及遗传改良 [J].
高国庆 .
广西农业科学, 1991, (04) :157-161
[5]   玉米不同品种各生育时期干旱对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J].
戴俊英 ;
顾慰连 ;
沈秀瑛 ;
郑波 ;
齐华 ;
才淑芬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3) :181-185
[6]   作物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及其综合评价 [J].
龚明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1) :73-81
[7]   十二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 [J].
陈现平 .
安徽农业科学, 1984, (02) :37-43
[8]  
环境胁迫与植物育种[M]. 农业出版社 , 张福锁主编, 1993
[9]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马育华 编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