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冲击地压失稳瞬态过程的试验研究

被引:60
作者
宋义敏 [1 ]
马少鹏 [2 ]
杨小彬 [3 ]
姜耀东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2]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断层; 模型试验; 冲击地压;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黏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4 [冲击地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试验的观察手段,采用双轴加载方式对一种花岗闪长岩进行直剪摩擦滑动试验,通过搭建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对断层冲击地压失稳瞬态过程进行研究,观测和分析冲击失稳过程中断层位移演化时间和空间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1)断层冲击地压发生与侧向压力量值有关,断层冲击地压发生需要满足一定的侧向应力条件,当侧向压力较小时,断层发生稳滑,不会发生冲击地压;(2)随着侧向压力的增加,发生断层冲击的峰值应力增加,断层冲击地压发生时的应力降增加;(3)冲击失稳过程中断层位移演化在时间上表现出间隔滑动特征,并且滑动间隔时间随着侧向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断层第一次失稳滑动的距离和滑动速度大于第二次滑动的距离和滑动速度;(4)冲击失稳过程中断层位移演化在空间上表现出滑动的差异性特征,断层不同位置处的失稳滑动量值和滑动演化特征不同,表现出断层观测点的滑动量值随着与加载端的距离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12 / 8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突变模型的断层冲击矿压震级预测 [J].
李忠华 ;
潘一山 .
煤矿开采, 2004, (03) :55-57
[2]   用滑块模型对冲击地压的研究(I) [J].
代高飞 ;
尹光志 ;
皮文丽 ;
李东伟 .
岩土力学, 2004, (08) :1263-1266+1282
[3]   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类型、机理及防治研究 [J].
潘一山 ;
李忠华 ;
章梦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11) :1844-1851
[4]   非均匀围压下矿井断层冲击地压的突变理论分析 [J].
潘岳 ;
解金玉 ;
顾善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3) :310-314
[5]   矿井断层冲击地压的折迭突变模型 [J].
潘岳 ;
刘英 ;
顾善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1) :43-48
[6]   冲击地压声发射前兆模式初步研究 [J].
谭云亮 ;
李芳成 ;
周辉 ;
韩宪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4) :425-428
[7]   断层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及声发射特性 [J].
徐东强 .
黄金, 2000, (06) :25-27
[8]   断层冲击地压发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J].
潘一山 ;
王来贵 ;
章梦涛 ;
徐秉业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 (06) :642-649
[9]   矿井不连续面冲击地压发生过程分析 [J].
王来贵 ;
潘一山 ;
梁冰 ;
章梦涛 .
中国矿业, 1996, (03) :61-65
[10]   用突变理论预测地下采场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 [J].
傅鹤林,桑玉发 .
金属矿山, 1996, (01)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