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天敌功能团的组成及时空动态

被引:26
作者
万方浩
刘万学
郭建英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2] 农业部农作物病虫草害生物防治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3] 农业部农作物病虫草害生物防治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
关键词
棉铃虫; Bt棉; 天敌功能团; 多样性; 丰富度; 群落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22.3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比较分析转 Bt基因棉棉田、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常规棉化防棉田棉铃虫天敌功能团的组成、数量、时空和多样性的发生动态。主要结果为 :Bt棉田比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化防棉田天敌种类分别增加 1 6 .3%和 5 4 .1 % ;百株累计捕食性天敌数量分别增加 5 2 .8%和 1 76 .3% ,棉铃虫幼虫寄生蜂数量分别降低 4 2 .9%和 5 2 .9% ;天敌功能团多样性分别增加1 0 .1 %和 2 4 .1 %。常规棉棉田二代、三代棉铃虫幼虫寄生率分别为 1 1 .1 %~ 6 5 .0 %和 4 .1 %~ 6 6 .2 % ,Bt棉田为 0 .0 %~ 5 .0 %。就不同类型天敌功能团来说 ,Bt棉田瓢虫和草蛉的数量比综防棉田分别减少 8.4 %和 5 .8% ,比化防棉田分别增加 34 .1 %和 2 0 6 .3% ;Bt棉田食虫蝽和蜘蛛的数量比综防棉田分别增加 1 80 .6 %和 71 .2 % ,比化防棉田分别增加32 9.1 %和 4 83.7%。棉铃虫捕食性天敌空间生态位发生动态在各类棉田相似。分析认为 :Bt棉田有利于保护瓢虫和草蛉 ,有利于食虫蝽类和蜘蛛类天敌的增殖 ;Bt棉田棉铃虫天敌群落依次比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化防棉田稳定。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棉田的棉铃虫天敌功能团数量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6月下旬棉铃虫捕食性天敌控制作用存在“空缺”,7月下旬化防棉田出现天敌控制“空缺”。不同时期捕食性天敌功能团恢复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35 / 9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棉田多种群优势天敌捕食棉铃虫动态研究 [J].
崔素贞,董占山 .
棉花学报, 1996, (01)
[2]   转Bt基因抗虫棉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J].
夏敬源,崔金杰,马丽华,董双林,崔学芬 .
棉花学报, 1999, (02) :2-9
[3]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消长规律及危害特点 [J].
张惠珍 ;
王马的 ;
戴慧平 ;
周艳辉 ;
王书魁 ;
董巧风 .
昆虫知识, 2000, (03) :146-148
[4]   棉铃虫捕食性天敌控制作用评价 [J].
刘万学 ;
万方浩 ;
张帆 ;
孟昭军 ;
王福莲 .
中国生物防治, 2000, (03) :97-101
[5]   棉田蜘蛛群落及其多样性研究 [J].
李代芹 ;
赵敬钊 .
生态学报, 1993, (03) :205-213
[6]   华北地区棉铃虫与转Bt杀虫蛋白基因棉花间的互作研究 [J].
赵建周 ;
赵奎军 ;
卢美光 ;
范贤林 ;
郭三堆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05) :1-6
[7]   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崔金杰 ;
夏敬源 .
生态学报, 2000, (05) :824-829
[8]   转Bt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营养层及优势功能团的组成与变化 [J].
刘万学 ;
万方浩 ;
郭建英 .
生态学报, 2002, (05) :729-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