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煤田花秋勘探区9、16号煤煤相特征与煤中硫

被引:5
作者
曹志德
机构
[1]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处
关键词
煤相; 煤中硫; 花秋勘探区; 黔北煤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黔北煤田花秋勘探区9、16号煤煤岩煤质鉴定资料,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研究了9、16号煤煤相及其发育特征。研究表明:9号煤形成于芦木芦苇沼泽相和潮湿的芦木芦苇沼泽相,芦木芦苇沼泽相分布于勘查区北部和南部东翼,潮湿的芦木芦苇沼泽相分布于南端西翼;16号煤基本形成于芦木芦苇沼泽相,少量形成于覆水森林沼泽相,覆水森林沼泽相仅分布于中部的西翼,沼泽的其它部位均为芦木芦苇沼泽相。通过分析煤相与煤中全硫、有机硫的关系,认为沉积体系所处的大环境整体控制了硫含量的高低,成煤沼泽类型控制了硫分的变化。勘查区北部、北西部及中部以东可能是9号煤潜在的低硫区,由于16号煤处于区域性的高硫层位,北东部可能是黄铁矿硫相对较高的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13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煤层成因和煤相研究历史回顾及其研究现状 [J].
高青海 .
中国煤田地质, 2006, (02) :18-21+29
[2]   华北晚古生代成煤沼泽微环境与煤中硫的成因关系研究 [J].
汤达祯 ;
杨起 ;
周春光 ;
康西栋 ;
刘大锰 ;
黄文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6) :584-591
[3]   煤相研究进展 [J].
周春光 ;
杨起 ;
康西栋 ;
汤达祯 ;
刘大锰 .
中国煤田地质, 1998, (04) :17-23
[4]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地质学研究.[M].尚冠雄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  
中国煤岩学图鉴.[M].杨永宽主编;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