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本土化问题初探
被引:7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勃
陶丹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陶丹萍
机构
:
[1]
上海交通大学
来源
:
政治与法律
|
2007年
/ 04期
关键词
: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民间调解;
司法调解;
行政调解;
非营利调解组织;
D O I
:
10.15984/j.cnki.1005-9512.2007.04.021
中图分类号
:
D925.14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ADR制度作为调解社会矛盾这一公共事务的重要工具,以多元组织参与社会矛盾调解为特征,充分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共同有效治理社会的内涵,也反映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实质。这一制度在多元化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也有利于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和谐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ADR制度中国化之路径解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俊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葛天博
;
谢艳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大学研究生院
谢艳华
.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5,
(03)
:123
-125
[2]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范愉著, 2000
←
1
→
共 2 条
[1]
ADR制度中国化之路径解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俊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葛天博
;
谢艳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大学研究生院
谢艳华
.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5,
(03)
:123
-125
[2]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范愉著, 200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