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徐洁
常美玲
机构
[1]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意义; 死亡态度; 生命教育;
D O I
10.16007/j.cnki.issn2095-7122.2011.03.022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对北京四所高校的106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只有15.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生命意义,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一年级大学生生命意义与二年级大学生的生命意义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整体上倾向于自然接受的死亡态度(2)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各维度显著相关,与其在自然死亡接受维度正相关,与恐惧死亡和濒死、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三个维度负相关.(3)不同生命意义水平的大学生在死亡态度各维度上显著差异.最后获得了对生命教育的重要启示:(1)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阶段有所侧重;(2)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可成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一个新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学生生活目标状况的研究[J]. 曾玉爱,谢玉兰.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0(09)
[2]   436名大学生死亡态度分析 [J].
陈四光 ;
安献丽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 (04) :303-304
[3]   大学生的生命观问题研究——基于对大学生生活目标和死亡态度的调查 [J].
赵倩 .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03) :93-96
[4]  
我们的迷惘[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艾温·辛格(IrvingSinger)著, 2001
[5]  
活出意义来[M]. 三联书店 , (德)弗兰克(Frankl,ViktorE.)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