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鄂尔多斯盆地曙光地区延长组低丰度油藏成藏机理
被引:12
作者:
周文
[1
]
苏复义
[2
]
戴建文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运移泄流面;
成藏概念模式;
低丰度油藏;
延长组;
曙光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油气二次运移理论对曙光地区延长组特低丰度油藏的油气运移机理进行了分析,主力烃源岩延长组长7段在燕山中、晚期(白垩纪)大量生烃排烃,长6、长8砂体成为油气运移的疏导层。在油气的运移过程中,由于物性的差异、岩性变化形成局部遮挡,使得少量石油"残留"下来,从而形成"石油运移泄流区内的低丰度油藏"的成藏机理。该类油藏是鄂尔多斯盆地,甚至国内其他大型盆地应该重视的主要油藏类型之一,也应该是今后研究的主体和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30 / 336+349
+349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