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人参皂甙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其含量的变化

被引:19
作者
刘世彪
林如
胡正海
机构
[1] 西北大学植物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大学植物研究所西安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吉首,福州,西安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绞股蓝; 营养器官结构; 绞股蓝皂甙; 组织化学; 含量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237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应用光镜技术、组织化学定位及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人参皂甙在绞股蓝营养器官中的积累分布状态以及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不同性别之间的绞股蓝总皂甙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绞股蓝人参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组织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厚角组织、表皮及周皮的栓内层也有少量分布,木质部和髓薄壁组织中无皂甙分布;叶中皂甙积累最多,茎次之,根最少。绞股蓝在营养生长期→花果期→枯萎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地上部分的皂甙含量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叶的含量高于茎,雄株的含量高于雌株。从而认为在9-10月的花果期采收绞股蓝的地上部分而保留地下茎和根,有利于药材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又有利于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绞股蓝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J].
王林丽 ;
汪洁筠 .
中医药信息, 2002, (04) :11-14+0
[2]   绞股蓝总皂甙含量与其营养器官和生长期相关性的研究 [J].
林如 ;
刘世彪 ;
曹玉芳 ;
胡正海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7) :117-121
[3]   吉林人参与西洋参生药学和组织化学的比较研究 [J].
郑友兰 ;
李向高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4) :30-35+24
[4]   四川绞股蓝属的生态分布及资源利用 [J].
肖小河 ;
陈士林 ;
尹国萍 ;
杨会全 ;
车锡昌 ;
陈善墉 .
中药材, 1991, (03) :16-19
[5]   绞股蓝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和分布 [J].
陈书坤 .
植物分类学报, 1995, (04) :403-410
[6]   浙江千岛湖地区七叶甜味绞股蓝的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J].
励建荣 ;
顾振宇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7, (S1) :45-46
[7]   超声法提取绞股蓝总皂甙的工艺研究 [J].
宋小妹 ;
崔九成 ;
强军 ;
王薇 .
中成药, 1998, (05) :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