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系地层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与识别——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为例

被引:6
作者
向树安
姜在兴
张元福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江汉盆地; 盐系地层; 低电阻率油层; 形成机理; 识别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储集层粘土矿物类型、骨架颗粒特征、岩石润湿性、特殊重矿物导电特性研究,对潜江凹陷潜江组低电阻油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油层岩石骨架粒度分布形式、骨架颗粒平均粒径小、泥岩与粘土矿物产生的高束缚水含量和特殊重矿物的存在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低电阻率油层特点,建立了图版法、测井曲线重叠法和定量解释法等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方法,并确定了判识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14 / 5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A油田低电阻率油层的机理研究 [J].
穆龙新 ;
田中元 ;
赵丽敏 .
石油学报, 2004, (02) :69-73
[2]   储层物性分布统计新方法 [J].
唐俊伟 ;
胡建国 ;
陈彩红 ;
何东博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6) :456-458
[3]   英吉苏凹陷油气层保护及增产措施分析 [J].
张丽娟 ;
胡剑风 ;
金英爱 ;
蔡志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3) :224-227
[4]   东濮凹陷低阻油层成因研究 [J].
陈彬 ;
刘志远 ;
于本涛 ;
黄华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3) :21-24+5
[5]   油藏中饱和度-电阻率分布规律研究——深入分析低电阻油层基本成因 [J].
欧阳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44-47
[6]   低电阻率油层在濮城油田的认识与应用研究 [J].
苗大军 ;
张海英 ;
韩木森 ;
张林艳 .
断块油气田, 2002, (02) :64-66+92
[7]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方法 [J].
谢然红 .
测井技术, 2001, (03) :199-203+241
[8]   粘土矿物对形成过渡带气作用的研究 [J].
雷怀彦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06) :69-79
[9]   气层原地润湿性测定方法 [J].
Robert Desbrandes ;
Zaki Basslounl ;
刘宗环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2, (01) :40-47
[10]   东濮凹陷深部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几项技术问题的讨论 [J].
赵澂林 ;
刘孟慧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0, (02)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