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嬗变

被引:20
作者
向冠春 [1 ]
刘娜 [2 ]
机构
[1] 教育部考试中心
[2] 天津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D O I
10.16697/j.cnki.xdjygl.2011.01.012
中图分类号
G649.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不同历史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受国家各项制度和政治运动影响较大,当时高等教育不是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促进个体上升性社会流动的功能逐渐增强,并一度创造了"全能"神话。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逐年增强,高等教育促进个体社会流动的功能相对减弱,人们对待高等教育的态度也发生了分化,甚至一些人提出了质疑。未来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将呈现如下趋势:高等教育仍然是促进个体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不是唯一的社会流动渠道;高等教育将成为一种人生经历。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彭拥军, 2007
[3]  
教育社会学手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莫琳·T.哈里楠(MaureenT.Hallinan)主编, 2004
[4]  
高等教育社会学[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侯定凯著, 2004
[5]  
不平等和异质性[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布劳(Blau, 1991
[6]  
教育社会学[M]. 国立编译馆 , 国产编译馆大学编審委员会 主编,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