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治的必要性和可治理性

被引:4
作者
胡一三
机构
[1] 黄河水利委员会
关键词
河道; 东坝头; 游荡性河段; 河道整治工程; 险工; 黄河下游;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1992.02.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河下游的游荡性河段,具有堤距宽,淤积量大,河道善变的特点,是历史上易于决口改道的河段.过去常常出现横河,使堤防紧急抢险,横河正是造成冲决的主要原因;河道游荡的结果,使堤防布满险工;在滩槽高差很小,甚至出现“悬河中的悬河”的情况下,主流不稳定,就有导致堤内改道之患.因此,为保堤防安全,急需进行河道整治.为了提高农业、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的保证率,安定滩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保证桥梁安全,发展航运,要求积极进行河道整治. 与游荡性河道特性相近的过渡性河段,已进行了整治,并且取得了基本控制的效果.在游荡性河段中的东坝头至高村河段,按规划修建了部分河道整治工程,它们在防洪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限制了河道游荡,减少了主溜的摆动范围,这说明游荡性河段是能够整治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在防洪中的作用 [J].
胡一三 ;
徐福龄 .
泥沙研究, 1989, (01) :55-59
[2]   1983年黄河武陟北围堤抢险技术总结 [J].
吉祥 .
人民黄河, 1984, (06) :36-39+44
[3]   横河出险 不可忽视 [J].
徐福龄 ;
胡一三 .
人民黄河, 1983, (03)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