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近膜面流场特性

被引:3
作者
郭枭 [1 ]
李春丽 [1 ]
邱广明 [1 ]
田瑞 [1 ,2 ]
机构
[1] 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 内蒙古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流场; 测试; 速度; 湍流强度; 曝气孔径; 曝气强度; 粒子图像测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研究了1、1.5、2.5 mm 3种不同曝气孔径下不同曝气强度对近膜面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中分别研究了以上3种曝气孔径在所给定不同曝气强度下近膜面湍流强度值和液相平均速度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膜面液相平均速度值随曝气强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当曝气强度在24~140 L/h范围内时,湍流强度值随曝气强度呈正相关变化;曝气强度为140 L/h时,随曝气孔中心轴线高度的增大,湍流强度处于高低起伏的波动变化状态,这种波动更有利于膜污染的控制。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最佳曝气强度为140 L/h。该研究为优化膜生物反应器内流场进而改善膜污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基于PIV技术的膜生物反应器流场动力特性研究
    李春丽
    田瑞
    陶中兰
    文佳龙
    [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 34 (03) : 501 - 504
  • [2] 膜生物反应器内流场动力学特性的PIV实验研究
    李春丽
    田瑞
    陶中兰
    文佳龙
    [J]. 环境工程学报, 2013, 7 (03) : 918 - 924
  • [3] 基于PIV技术的膜生物反应器内液相流场特性研究
    李春丽
    田瑞
    邢世录
    陶中兰
    文佳龙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 (05) : 85 - 89
  • [4]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在两相流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阮晓东
    刘志皓
    瞿建武
    [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 (06) : 785 - 788
  • [5] 气液两相流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研究进展
    许联锋
    陈刚
    李建中
    金上海
    [J]. 水力发电学报, 2004, (06) : 103 - 107
  • [6] 两相流PIV粒子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
    邵雪明
    颜海霞
    辅浩明
    [J]. 实验力学, 2003, (04) : 445 - 451
  • [7] 曝气池中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程文
    宋策
    周孝德
    [J]. 水利学报, 2001, (12) : 32 - 35
  • [8] PIV measurements of air-core intake vortices[J] . Jens Keller,Georg M?ller,Robert M. Boes.Flow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 2014
  • [9] A stereoscopic PIV study of the effect of rime ice on the vortex structures in the wake of a wind turbine[J] . Zheyan Jin,Qiaotian Dong,Zhigang Yang.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 2014
  • [10] Direct monitoring of sub-critical flux fouling in a horizontal double-end submerged hollow fiber membrane module using ultrasonic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J] . Xianhui Li,Jianxin Li,Jie Wang,Hong Wang,Cuizheng Cui,Benqiao He,Hongwei Zhang.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