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Ⅲ.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 T小种和大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毒素对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刺激作用

被引:26
作者
王敬文
薛应龙
机构
[1] 复旦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室,复旦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苯丙氨酸解氨酶; 玉米; 裂合酶; 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Helminthosporium maydis T; 大斑病菌; 玉米小斑病菌; PAL; 毒物; 毒素; 刺激作用; 植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能产生致病毒素,毒素对感病品系叶肉细胞原生质体能产生强烈的毒害作用,并刺激PAL活性增高。T小种毒素对T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有强烈的选择特异性,仅在高浓度时才对正常细胞质保持系有轻微毒害。玉米大斑病菌产生的毒素其作用与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相反,即对正常细胞质保持系有选择特异性,但强度较弱。红光对T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正常细胞质保持系玉米植株刺激PAL活性增高的程度无甚差异。毒素和红光刺激玉米PAL活性增高的机理是不同的。PAL活性的增高与玉米抗病性成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 Ⅰ.植物激素对甘薯块根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肉桂酸4-羟化酶活性变化及其伴随性的影响 [J].
王敬文 ;
薛应龙 .
植物生理学报, 1981, (04) :373-380
[2]  
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M].[美]彻里(J·H·Cherry) 著;崔澄 译.科学出版社.1979,
[3]  
植病研究方法.[M].方中达 编.农业出版社.1979,